不要让哺乳成为禁锢女性的枷锁_母婴

时间:2020-08-01 14:00来源:搜狐网作者:狐鲤工作室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再多的嫌弃,当妈以后我都习惯了。”

这是一位妈妈在网络上的自嘲。这话听上去是玩笑,背后却是千万“走投无路”的中国妈妈的日常。

8月1日-8月7日是第29个「世界母乳喂养周」

今天,本鲤想跟大家聊聊中国哺乳妈妈的现状。

文章开始之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母婴室吗?

它是干嘛用的?

它在哪里有?

最重要的...

你见过吗?

我们从不在意的母婴室,每一位妈妈却视如宝藏。

哺乳期妈妈的生活堪比灾难片,充斥着“屎尿屁”。

孩子一会拉了,一会尿了,一会饿了,那个时候,别说母婴室了,能有把椅子拉个帘子,妈妈们就“感恩涕零”了。

演员马伊琍曾公开讲述过自己找不到母婴室时的窘迫经历:

“我曾经在机场卫生间挤奶,因为一直被敲门催,心急之下草草了事,飞机落地就得了乳腺炎。”

“还有一次参加大学生电影节,窝在厕所挤奶,错过红毯……”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还一头雾水,不知道母婴室究竟为何物,有什么用途。

母婴室是为照顾哺乳期及产妇设置的休息地方,通常建设于大型公共场所。便于携婴父母出门在外照顾哺乳期婴儿进行护理、哺乳、集乳、喂食、备餐的功能。

一个“合格”的母婴室可能长这样:

也可能长这样:

但不好意思,这两个母婴室分别位于日本和美国。

理想中的母婴室,应当拥有强大的功能: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依然骨感。

在国内,母婴室是“稀缺资源”。

在人员众多,流动巨大的城市地铁站中,更是难见母婴室的踪迹。

地铁没有,那号称“应有尽有”、“一站式体验”的购物中心里总该配有母婴室了吧?

对不起,本鲤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

屈指可数

我生活在中国母婴室数量最多的城市北京,几乎没有见过母婴室。

上网一搜“母婴室”,看来很多人跟我有一样的困惑。

作为一个未婚人士,在接触母婴室项目前,本鲤对母婴室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热点新闻的只字片语中。

为了一探究竟,几天前,我特意邀上一位两娃妈妈一起走访了位于北京繁华商圈的一家中高档的购物中心。

在商场转了好几圈,我们也没有找到关于母婴室的明显标示,细细询问下,才知道这个商场的固定母婴室只有一个,位于4层。

坐了长长的电梯,穿过七绕八拐的通道,我们终于找到了母婴室。

室内还算宽敞明亮,但我们也发现哺乳区的墙皮和尿布台上的皮质都因长时间使用而脱落

破旧的陈设

但跟本鲤一起走访的俩娃妈妈却感叹,这里的母婴室环境已经算“很好很好”了。

一线城市,繁荣商圈,定位中高档的购物中心的母婴室状况尚且如此。

大部分中国妈妈们经历的真实母婴室就可想而知了。

有这样的:

逼仄狭小,没有电源

这样的:

福州某商场六楼和七楼的母婴室,只有一个马桶、一个洗手台和一面镜子

还有这样的:

然而,即使是这样“不合格”的母婴室,对生活在大部分城市的家长们来说,简直是奢望。

更让人无奈的是,国内母婴室数量已经很少了,还常常存在“无法使用”的情况:

内部设施不全、卫生情况差,甚至被占做他用......

去年4月,杭州的郑女士想去商场的母婴室给孩子喂奶,结果大门紧锁,等了20分钟后门终于开了,她发现里面竟然是几个网红模特在打扮。

郑女士怒斥,孩子都饿哭了,这也太过分!不过女孩们倒振振有词,说:

“房间是公用的!”

没有经历过哺乳的人,或许很难理解:

“要什么母婴室?有个厕所就不错了!”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让妈妈们在母乳喂养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社会的不理解更让她们压力倍增。

更多妈妈面临的则是在孩子暴风哭泣时,不得不直接当众解开衣服喂奶的尴尬。

2015年,有网友偷拍下一母亲在北京地铁上当众哺乳的照片,称其是“公开裸露性器官”。随后有媒体略带歧视色彩地批评道:

“这里是北京地铁,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

18年,广州一名妈妈在乘地铁,孩子饿了大声啼哭,无奈之下,她只能选择当众哺乳,却被拍下来发到网上,引起了一波“当众母乳是不是不要脸”的热议。

妈妈喂奶是应该的,也是“羞耻”的:

“为什么不能出门前喂”

“为什么不把奶挤在奶瓶里”

“孩子饿一会儿又能怎么样”

“为什么不能遮挡一下”

他们的言外之意都是:女性在公共场所这样做不文明,既然妈妈还在哺乳期,最好就不要出门了。

难道哺乳妈妈们连出门自由都没有了吗?

哺乳,这件最自然事情被渐渐污名化。

妈妈们越来越“不敢出门”。

但职场妈妈们别无选择。

她们每天出门除了电脑、背包,还需要带上奶瓶、吸奶器、储奶袋、保温袋、冰袋……

背奶妈妈的日常

只要有空挡时间,随时准备给娃准备口粮。

但大部分公司没有母婴室,于是,厕所、杂货间,无人的会议室、甚至让男同事背过身去的办公室,都是挤奶的场所。

我们承认,女性的生理特征,确实决定她们必然要承担育儿重任。

但养育孩子,从来都不该是母亲一个人的事。

统计数据显示,在带薪工作时间几乎与男性相当的情况下,女劳动者的家务劳动时间是男性的2倍

研究人员还发现,中国男性对家务劳动的态度并不积极,平时也很少承担照料工作,因为这会让他们感觉不愉快。

也难怪会有女性在网上调侃,当了妈妈才顿悟什么叫“父爱如山”——山一般就是待在那啥也不干,一动不动。

在一档节目中,女方坚持要跟丈夫离婚,导火索很简单:

妻子一次半夜喂母乳,丈夫不仅不帮忙,还嫌弃两个孩子太吵,对着孩子破口大骂:“你们要死就赶紧死。”

这一切都映射到母婴室门口的告示中:

“男宾请勿入内”

父亲就这样慢慢地,很自然地,在育儿中被“免责”。

而日本及新加坡的母婴室则允许男性进入,母婴室内有许多隔间,外间供使用奶瓶、喂辅食及需要换尿布的父母公用,女性哺乳则有可隔离的私密区域。

日本机场母婴室门口告示

不仅如此,国外在保护哺乳期妈妈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

美国2010年就出台了《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保护女性员工哺乳的权利。除此之外,美国各州也推出了各自的母乳喂养法律,如不得歧视母乳喂养的女性,允许孕妇在公共场所喂奶等。
英国在2010年出台了《平等法》,明确规定不得歧视女性哺乳。
新加坡在2002年制订了“建筑物无障碍通道指引”,要求商场、休憩及文娱设施要在洗手间附近设置独立的育婴间。
日本也有法例规定,婴儿会逗留且面积超过5万平方英尺的场地,必须提供最少1个附设婴儿床和座椅的育婴间。同时,政府也为母乳喂养建立了相关制度,如新生儿访问制度,由专业人员定期对家庭提供母乳喂养指导和咨询。

很遗憾,本鲤查询了许多材料,也咨询了身边的律师朋友,了解到的情况很一致: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保护公共场所哺乳的相关法律,只有一些地方文件倡导在公共场所设立母婴室。

希望你看到这里也能感受到,妈妈们对母婴室的需求,不是瞎矫情,而是真需要。

比起应付的、形式化的口号,妈妈们更需要一个真正懂她们的、切实有效的改变。

一次善意的遮挡,懂得非礼勿视;

一句“老婆辛苦了”,伴侣间的相互尊重;

一张干净的椅子,将有限的资源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一间小小的母婴室,把一点“自由”还给妈妈。

/////

今天是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1日-8月7日)的第一天,搜狐新闻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共同打造了「让妈妈自在无阻」关爱哺乳期妈妈系列策划。

明星父母声援母婴室增建

没有了

网站首页 返回栏目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乖乖儿网-中国母婴行业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7-2030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0054560号-2 联系QQ:2170454539  邮箱地址:2170454539@qq.com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