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唠叨”,容易引起的“超限效应”,影响孩子成长

时间:2020-04-01 10:53来源:未知作者:cooper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相信每个家长在看到孩子犯错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唠叨吧,有人说这叫“爱之深责之切”,父母的唠叨正代表着他们对孩子的用心良苦,是父母爱的体现。

可家长们是否有想过,自己的唠叨对于孩子其实是一种伤害呢?

我的同事小林就是个非常爱唠叨的妈妈。

有一次,我跟小林领着各自的娃一起出去吃饭,从坐下开始,小林就一直不停地对着自己5岁的儿子唠唠叨叨,先是嫌弃孩子不洗手,讲了一堆不讲卫生的坏处,然后嫌弃孩子坐姿不端正,说孩子在家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出来更是没有骨头。

好不容易开始吃饭了,我以为小林能安静下来,没想到她又开始唠叨孩子不应该挑食,吃饭要专心不可以东张西望。我眼看着那孩子脸色越来越不好,最后竟一撂筷子生气地说自己不吃了。

小林一看这还得了,又开始唠叨孩子态度不端正,最后孩子委屈得号啕大哭,怎么也哄不好,闹得一桌人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爱唠叨其实是中国父母的通病,就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让他们唠叨半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长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地去唠叨孩子呢?

一、为什么父母总爱唠叨孩子呢?

1.对孩子过度关心

父母们总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于是喜欢不断地在孩子耳边碎碎念,这其实是父母对孩子过度关心的一种表现。

比如每到秋冬都会上热搜的“秋裤”话题,讲得就是网友们吐槽妈妈唠叨自己穿秋裤的事情,网友们调侃地称之为“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2.对孩子要求过高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于是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我的同事小林就是如此,这类家长眼里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断用言语去教育孩子,企图通过喋喋不休的“洗脑”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3.觉得自己经验多

相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们无论是社会阅历还是生活经验都要丰富得多,所以很多家长都喜欢仗着自己经验丰富去指挥孩子,不停地对孩子唠叨来唠叨去,生怕孩子走弯路。这类家长总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殊不知自己是在以爱孩子的名义绑架孩子的自由。

虽然父母的唠叨大多出于对孩子的爱,但我们却发现这种爱孩子并不领情,反而是家长越是叨唠,孩子越不听话,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过多的唠叨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1.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的机会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摸索经验,最终走向成熟的过程,而爱唠叨的父母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机会,他们用自以为是的爱将孩子禁锢起来,让孩子失去自由,失去锻炼自己独立性的机会。

2.让孩子变得容易自卑

父母的叨唠看似是对孩子的关心,但其实表达出来的却往往是对孩子行为的不认同。孩子长期处于被否定的状态会使得他们对自己形成错误的认知,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做什么都不行,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心理,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造成亲子关系疏远

父母过多的唠叨会让孩子心生叛逆,不愿意再听从父母的话,与父母沟通时总是敷衍了事甚至严重者会拒绝跟父母沟通。这样长期下去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

父母过多的唠叨不但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会引发“超限效应”,所谓“超限效应”,意思就是人会因为受到外界的刺激时间过长或者力度过大而滋生出不耐烦的情绪,从而产生抗拒或叛逆的心理。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把握分寸,避免触及孩子的忍耐底线。

三、父母教育孩子时应如何拿捏分寸?

1.父母教育孩子应注意语气和频率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采用温和的语气态度,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清楚明了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并告知其正确的做法,而不要过多的批评他们和否定他们,更不要翻旧账。

2.多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伟大的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依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所以父母不要过多地以自己的经验去束缚孩子的行为,而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

3.尊重孩子的个人意志

成人尚且不喜欢别人过多的指责,更何况内心向往自由的孩子呢?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尊重孩子的个人意志,做到适可而止,不要触碰到孩子的忍耐底线。

父母的唠叨是对孩子的爱,也是对孩子的枷锁。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乖乖儿网-母婴行业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7-2030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0054560号-5 联系QQ:2170454539  邮箱地址:2170454539@qq.com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