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9 13:00来源:搜狐网作者:搜狐母婴点击:
最近,爱豆育儿社的话题除了关于宝宝日常“吃喝拉撒睡”以及新肺疫情之外,也有不少妈妈提出了关于宝宝耳朵的一些疑惑:
我家崽崽最近总是揪耳朵?可把我给急坏了有时候脾气大的都把自己的耳朵抓破了,会不会是没给宝宝掏耳屎的原因?
我们家娃儿的耳朵里也有很多耳屎,可是他总是动来动去,我不敢给掏啊,好不容易等着睡着,刚一碰又开始动了,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听力?
我听我婆婆妈说,宝宝耳屎多,是上火的原因,给娃降降火看看呢~
看见没,自从当了妈,真的是操碎了心哟~
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喂养员,还要学会成为一名“神兽观察员”,半点都马虎不得。
那今天,为了让妈妈安心,我就来跟大家聊聊宝宝耳朵的那些事儿~
宝宝耳朵里出现耳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
这是因为在宝宝的耳朵里耳屎腺(准确来说叫:耵聍腺)分泌较为旺盛,加上宝宝的外耳道相对于我们成人的更狭长,外耳道肌肉比较松弛。
宝宝在咀嚼食物的时候,下颌关节力量较小,因此耳屎便不易排出,就容易导致耳屎聚集。
我们经常提到的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之为“耵聍”,主要起到保护耳道和鼓膜不受伤害,同时也可以清洁耳朵里的污垢和细菌等作用。
从性状上来看,耵聍又分为干性耵聍(干耳屎)和湿性耵聍(湿耳屎)。
干耳屎就是常见干干、淡黄色的薄片;而湿耳屎就是粘性十足油脂糊团。
可能很多家长会认为宝宝耳屎多是因为“上火”导致的,其实不是!
但如果宝宝突然出现湿耳屎,并伴有摇头,揪耳朵动作,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建议妈妈及时带宝宝去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很多妈妈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的不行。
掏吧,万一造成鼓膜损伤如何是好?
不掏吧,不卫生不说,万一影响宝宝听力怎么办?
别急,我们慢慢往下看~
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并不用给宝宝掏耳朵!
因为耳道本身就有自我清洁的功能,比如在宝宝吃饭时,打哈欠时,或者说话时,伴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细小的汗毛,就会把耳屎悄咪咪送到耳道口。
再者,宝宝的耳屎分泌得并不多,更易干燥成片状。
值得妈妈注意的是:只有宝宝耳屎过多,堵塞耳道,影响宝宝听力时,才需要掏耳朵!
那么在家能否自行给娃掏耳朵?
1.使用棉签棒给娃掏耳朵
通常,有不少妈妈在给宝宝掏耳朵时,就会使用棉签棒,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推荐!
常见的棉签并非医用消毒棉签,很容易把细菌快递进耳道内。

最关键的是,虽然棉签可以掏出一点点的耳屎。但是,这样会把大部分耳屎推到耳道的更深处,有可能伤及耳膜甚至中耳腔。
所以,妈妈还是手下留情啊~
2.使用挖耳勺给娃掏耳朵
除了给娃用棉签棒掏耳朵之外,还有一个“神器”大家一定也不陌生!那就是挖耳勺。
由于挖耳勺比较坚硬,而我们宝宝的皮肤又十分娇嫩,所以非常容易在挖耳朵的过程中,划伤宝宝外耳道肌肤,给细菌、微生物制造机会,导致宝宝感染。

如果不慎刺激或刺伤鼓膜,还会造成听力减退,甚至失聪的严重后果。所以也不推荐!
可能有妈妈就会说了,那要怎么清理宝宝的耳朵呢?
其实,妈妈平时帮宝宝清理耳朵,只需用湿润的毛巾或者湿巾轻轻擦洗宝宝外耳就好了。
对于小月龄,不能向家长清晰表达自己不适感的宝宝,若遇到:
1.对柔和的声音没有反应;(不是一次,而是经常)
2.经常出现揪耳朵或者揉耳朵表现,并伴有很痛苦或哭闹不止的行为。
3.从耳朵里掉出不同寻常量的耳屎团。
对于大月龄,可以正确表达自己不舒服的宝宝,若遇到:
1.耳朵堵,不舒服情况;
2.突然出现一边听不到,或者两边都听不到,过会又恢复正常的情况;
3.耳朵疼痛,耳鸣情况;
4.注意力不集中,反反复复多次呼叫才会有所反应;
一旦遇到上面这几种问题,妈妈就需要带宝宝到耳鼻喉科,请专业的医生帮忙,切不可自行盲目处理哟~
二胎家庭,最好的教育不是“兄友弟恭”,而今天是斌斌姥姥生日,吃过早饭,做完家务,收拾好斌斌要用的奶瓶、尿不湿、湿纸巾、奶粉...
哮喘患儿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伴随一生! 婴儿睡眠质量差,如何让他睡得安稳?搞清楚 二胎家庭,最好的教育不是“兄友弟恭”,而 新西兰现尿不湿藏针 幼儿穿后抓屁股哭闹Copyright © 2007-2030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0054560号-2 联系QQ:2170454539 邮箱地址:2170454539@qq.com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